返回
列表
上一篇
文章
下一篇
文章
技术创新外包的劣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5.01.24 09:26:19
分享到:

造就新的竞争对手。技术创新的外包最容易迅速见效,但也最容易产生负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IBM进军PC领域时将操作系统和芯片技术的开发交给两家当时很小的创业公司,由此培养出了日后的微软和英特尔。


另一个风险是公司有可能因此而失去投资新技术的动力。波士顿咨询公司高级副总裁吉姆·安德鲁说:“这是一个非常滑溜的斜坡。一旦创新活动开始有赖于供应商,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放慢创新的脚步,直至停止。”


可能导致企业核心能力的流失。一些过分依赖“外包”的公司正在丧失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其业务和高利润的真正支柱。目前,觉察到这一“危险苗头”的西方大公司开始调整策略,重新划定外包的界线。以手机为例,虽然设计外包依然风行,但多数公司只把“需要打价格战的手机”拿到中国设计,高端的则 “紧紧抓在手中”。用摩托罗拉CEO爱德华·赞德的说法就是:必须划清界线,常规的技术可以外包,核心的知识产权则处于保护线之上。判断常规技术与核心技术的标准普遍认为应是“能不能在多个地方买到”。春兰一位负责人说,春兰空调的压缩机、电机以及外形设计都是外包出去的,因为“这些东西到处都可以买到”,而电子控制系统,制冷系统,以及“合成技术”,则是需要自己研发的核心的东西。如某空调厂商从日本进口变频控制系统,光入门费就交了3000万,以后每组装一台还需再加价两三百元,导致其竞争力的丧失。当然,如果企业在技术创新资源上积累不多时,即使将技术创新活动外包也不会影响企业的核心能力。


一项技术创新或它的一部分到底是由企业自主完成还是进行外包,要平衡其利弊之后再作决断。决策者可以从竞争优势的保持,外包成本等方面考虑是否进行外包。如果说某项技术创新活动由企业自主完成耗时费力,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又不能够做到业界一流且使企业精力分散不利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保持和增强的话,则此项技术创新活动宜进行外包。同样,如果一项技术创新活动外包的成本要低于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成本的话,则这项技术创新活动也应进行外包。

image.png

留言反馈
企业名称
所在区域
姓名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
问题描述
上传图片